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 一、绪论(2 学时) 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 (1)化学组成上为无机化合物或非金属 元素单质,包括传统的氧化物、硅酸盐、 碳酸盐、硫酸盐等含 氧酸盐、氮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硫系 化合物、硅、锗及碳材料 (2)形态与形状上包括多晶、单晶、非晶、薄膜、纤维、复合材料等 (4)原子间结合力丰要为离子键、共价键或者离了—共价混合键,具有高的键能、大的极性。 制备上通常要求高纯度、高细度原料,并在化学组成、添加物的数量和分布、晶体结构和材料微观结构上能精确 控制。 (6)性能多样。具有高熔点高强度、耐磨损、高硬度、耐腐蚀及抗氧化,宽广的 导电 性能、导热性、透光件以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等待殊性能;但 大多数无机材料拉伸 强度低,韧性差,脆性大。 (7)应用极其广泛。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有无机材料的应用,尤其新型无机材料 更是现代技术的发展基础、在电子信息技术、激光技术、光纤技术、光电子技 、传感技术、超导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 2、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新型无机非 金属材料 传统无机材料一般是指以天然的硅 酸盐矿物(粘土、石英、长石等)为主要原 ,经高温窑烧制而成的一大类材料。故又称窑业材料,主要有陶瓷、玻璃、水 泥和耐火 材料四种,其化学组成均为硅酸盐,因此也称为硅酸盐材料。新型无 机材料则是指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用氧 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 硅化物以及各种无机非属化合物经持殊的先进工艺制成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无机 材料,包括特种陶瓷、特种玻璃、特性水泥、新型耐火材料、人工晶体、增导 体材料 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无机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从传统硅酸盐材料到新型无机材料,众多 门类的无机材料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需从多个角度对无机 料进行分类。无机材料按成分特点、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按结构特 ,可分为单晶、多晶、玻璃、无定形材料、复合材料等;按形态,可分为体相 材料、薄膜材料、纤维、粉体等;按性能特征和使用效能,又可分为结构材料 和功能材料两大类;按合成制备 工艺,还可分为烧 结成材、湿法合成材料、涂 镀材料、水硬材料等 4、无机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无机材料的制造和使用合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旧石器时代人们就使用 过简单加工的石器作为工具。到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 粗陶器;我国商代开始 出现原始瓷和上釉的彩陶;东汉时期的青瓷,经过唐、宋、元、明、清不断发 ,已达到相当高的技术和艺术水平。青铜器时代的金属冶炼中已经开始使用粘土质和硅质材料作为耐火材料。从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近代钢铁工业的 兴起,耐火材料都起着关键的作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古埃及文物中就发现有 绿色玻璃殊饰品,我国的白色玻璃珠亦有 近3000 年的历史;17 世纪以 来,由于 用工业纯碱代替天然草木灰与 硅石、石灰石等矿物原料生产钠钙硅酸盐玻璃,各 种日用玻璃和技术玻璃迅速进人普通家庭、建筑物和工业业领域:在距今五六 千年的古代建筑中已开始大量使用石灰和石膏等气硬性胶凝材料,到公元初期 水便性的石灰和火山灰胶凝材料也开始被应用到建筑工业中,但是用人工方法 合成硅酸盐水泥制 品还只有1 00多年的 历史;19 世纪初,英国人阿斯普丁发明用 硅酸盐矿物和石灰原料经高温煅烧制成波特兰 水泥(又称硅酸盐 水泥),从而开 始了高强度水硬性胶凝材料 的新。 20 世纪4 0年代以后 (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期)。无机材料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 的阶段;在原料纯化 、工艺进步、材料理论的发展、显微分析技术的提高、性能 研究的深入、无损评估技术的成就以及相邻学科的推动等因素的作用下,传统 无机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和应用得到了空前 的延伸。人们发展了包括结构陶 瓷、功能陶瓷、复合材料、半导体材料 、新型玻璃、非晶态材料 、人工晶体、炭 素材料、无机涂层及高性能水泥和混凝土等一系列高性能先进无机材料,特别 是具有电、磁、声、光、热、力等信息的存储、转换功能的新型无机功能材 料,正在日益广泛地被应用在现代高技 术领域,如微电子、航天、能源、计算机、 激光、通信、光电了、传感、红外、生物医学和等领域,成为现代高 新技术、新兴产业和传统工业的主要物质基 础。如半导体材料的出现,对电子工 材料密切相关;涂覆SiC 热解碳—碳结合等复合材料在空间技术的发展中产生 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矿物材料也因其电、光、磁、热、摩擦、密封、填 充、增强、表面效应以及胶体性:、化学活性与 惰性、吸附性、载体与催化性等 在工业、农业、国防及民用等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 20 世纪9 0年代以来,人类对无机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性能要求越 来越高。无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近进入了一个更新的发 展阶段。纳米材料与技术 的发展,引起了无机材料从原料合成、制备工艺、材料科学、性能表征以及材 料应用的性进 步。复合技术、材料设计等相关理沦与技术的进步,大大扩 充了新型无机材料发展与创造的空间。基于材料学、物理、化学、电子、冶金 等基础学科的新型无机材料呈现空前活跃的发展前景,在近代高新技术领域发 挥着日益重 要的作用。 5、无机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 不仅是人民生活、工业生产和基础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材料,也是传统工业 技术、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中不可缺 少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导。可以 预测,先进无机材料将是未来人类社会科技进步与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 础与支柱 6、无机材料的研究内容 无机材料工艺学的任务是不断利用材料科学及其他相邻学科的发展成就, 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原料,通道各种工艺过程生产出附合各种性能要求的材 料,并能达到低投入高产出,实现按使用性能要求来设计和制造无机材料的目 标。由于基础科学和实验技术的进步,材料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已经从宏 进人微观,从定性进入半定量或定量,从静态进入动态,从而为更合理、更有效地使用现有材料和发展新材料提供了依据,为逐步实现按预想性能设计和 制备材料创造了 条件。 未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各种无机材料提出了更多、更高和更新的要求。 特种陶瓷要求从原料的多相结构到趋向于单相结构,又趋向于更复杂的多相复 合结构;纳米陶瓷的研究正向纵深发展,有望得到性能更好的纳米陶瓷制品; 陶瓷强化与增韧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新发展的纳米陶瓷和陶瓷的晶界应力设计可望成为解决陶瓷脆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先进功能陶瓷的精细复合原理 及其工艺的研究为人们所瞩 目。无机材料逐步向多功能和良好的环境协调性方 向发展;兼 具和驱能于一身的陶瓷研究正在启动。多功能和敏感无机涂层的 研究具有极大的发展 前景;生物陶瓷和仿生研究将为人类自身 。 7、陶瓷 陶瓷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陶资产品的应用范围涉及国 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生产和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细、从无 釉到施釉、从低温到高 温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各个 历史阶 段赋予陶瓷的含义和范围也不断发 生变化。 8、陶瓷在国民经济建设中 的作用 数千年前,彩陶与黑陶的出现是人类两种史前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标志。陶瓷器皿的出现使人类日常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并逐步成为生活必需品。日用陶瓷在发展对外贸易,加强文化交 流,促进祖国建设发挥厂巨 作用。电了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技术、红外技术等的出现是基于新型 材料的研制与生产的基础上才得到有效的、而陶瓷也正是上述新型材料的 一类 。陶瓷作为结构材料和功 能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利学技术和工业生产 领域中。 新型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在高温下具有高强度、高硬度、抗氧化、耐磨损、耐 烧蚀等特性,为先进热机的耐热、耐磨部件的应用开辟了良好的前景,使其在 热学 、力学、化学等性能耍求苛刻条件下取代金 属、有机材料成为可能,并产生 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提高电压的等级和增大输配的电容量,要求有 高机械强度和高介电强度的 电瓷,以供线、电器和电站 使用。耐腐蚀、耐磨 损、热稳定性高的化工陶瓷是发展各种化学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种结构材料 。电子 技术从晶体管到厚、薄膜电及大规模集成电也和压电陶瓷、铁电陶瓷、磁 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的研制成功是分 不开的。开发新能源是当前重大的科 学技术课题之一,正在研究的 新能源(如核能发电、磁流体发电、地热发电等 所需的结构材料和导电材料,往往都由陶瓷来承担。许多国家正在研究用氧化 物固溶体及碱金属阴离子导体(如β -Al2O3 )作高温燃料电池及高能 量、高密度 蓄电池的固体电解质隔膜。一些技术中的运载 工具(如火箭、人造卫星、飞 船等)所使用的高温结构材料、烧蚀材料和涂层都属于陶瓷的范围。超导陶瓷的 出现成为现代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 重大突破。生物陶瓷由于其优良的生物相容和 生物活性等 特殊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 工程中。 9、玻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 的作用 玻璃具有许多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 特性,从玻璃的本质结构和性质来看,最 显著的四 个特性为:(1)各向异性;(2)无固定熔点 :(3)介稳性;(4)性质变化的 连续性与可 逆性。此外,玻璃材料还具有一些良好的理化性能,如良好的光学 和电学性能,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抗压强度、硬度、耐蚀性及耐热性 等:从工艺的角度来看,玻璃的特点 在于:(1)可以通过化学组成的调整,并结 合各种再加工工艺 方法(表而处理、热处理)来大幅度、连续调整玻璃的物理和 化学性能, 以适应范围很广的实用 要求;(2)可用多种多样的热成型 (吹、拉、压、延、浇铸) 方法,制成各种形 状单件的(空心或实心 )和延续的(板片、管棒、丝绵)制品。还 可以通过 冷加工(磨砂、抛光、钻、削)、粉末烧结和焊接等加工方法制成型 杂、尺寸严格的器件。因此玻璃作为结构和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建材、轻工、 交通、医药、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和原子能工业等方 日用玻璃,包括瓶罐、器皿、保温瓶、工艺美术品等,已成为人们牛活用品 一部分:其中玻璃瓶罐也是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文教用品工业大量采用的包装容器 、窗玻璃,平板玻璃,空心玻璃砖,饰面板和隔声、隙热的 泡沫玻璃,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普遍的采用。钢化玻璃、磨光玻璃、夹层玻 璃、高质量的平板玻璃,用来装配各种运输工具的风挡和门窗。各种颜色信号 玻璃在海、陆、空交通中起着“指挥员”的作用、电真空玻璃和照明玻璃,充 分利用了玻璃的气密 、透明、绝缘、易于密封和容易抽真空 等特性,是制造电子 管、电视机、电灯等不可取代的材料;光学玻璃是国防、高科技及工业生产不 缺少的精密光学仪器与设备的核心部件,广泛地应用于显微镜、望远镜、机、光谱仪和各种复杂的光学仪器,大大地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条件和方法; 电影放映机、高质量的眼镜片都是用光学玻璃制 造的。玻璃化学仪器、温度计是 学、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工作者必备的实验用具。大型玻璃设备及管道,是化学工业 上耐腐蚀、耐高温的优良器材。玻璃纤维、玻璃棉及其纺织品,是电 器绝缘,化工过滤和隔声、隔热、耐热的优良材料。它们与各种树脂制成的 璃钢,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耐热,用以制造绝缘器件和各种壳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玻璃新品种不断出现,例如感光照相和印刷版 玻璃,耐热性好、 硬度大、强度高的微晶玻璃,高折射、低色散或低折射高色散的光学玻璃,透 紫外线和透红外线玻璃等等。玻璃的应用 日益扩大,愈来愈成为重要的材料 20版纪末的统计,全世界的玻璃产量约为 8000 T/年,其中美国为25%,前苏 %,日在为8%、为7%;各类玻璃制品分别为:瓶罐玻璃6 0%,平 板玻璃2 5%,特种玻璃1 0%,玻璃纤维5 %。随着时代的 发展,各类玻璃制品的 品种系统、应用范围和生产规模也逐步形成和 扩大。 10、水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 的作用 水泥的发展大大改善了人类居住和条件,已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必 需的基本材料,其性能的任何改进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一二十年通过 改变水泥组成和调整微结构的办法使水泥的性能,如耐压强度、抗冻性、抗腐 获得显著的提高,开发出一系列高技术水 泥品种,对水泥与混凝土工业的 技术产生重大的影 水泥是使用面最广的建筑材料。据我国近几年的统计,每完成1 亿元的基本 设投资,就需要水泥6.3 万T,美国在新建筑物中所用的建筑材料内,水泥混 约占76%。生产水泥需要较多能源,为耗能大户之一,但水泥与砂、石等 集料所制成的混凝土则是一种低能耗型建筑材料,其单位重量的能耗只有 钢材 的1/5一1/6,铝合合的1 /25,比红砖还低 35%。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水泥与泥凝土仍将是主要的建筑材 水泥粉末与水拌和后,在其表面的熟料矿物立即与水发生水化反应,放出热员,形成一定的水化产物。出于各种水化产物的溶 解度很小,就在水泥颗粒周 围析出。随着水化作用的进行,析出的水化产物不断增多,以致相互接合。这 个过程的进展,使水泥浆体稠化而凝结,随后变硬,并能将拌在一起的砂、石 结成整体,逐渐产生强度。因此,水泥或水泥混凝上的强度是随硬化龄 期而逐渐增长的。早期增长甚快,往后逐渐减缓。但是,只要维持适当的温度 湿度,其强度在几个月、几年后,还会进一步有所增长。另外,也可能在几十 午后尚有未水化的部分残留,仍具有继续进行水化作用的潜在能力。作为胶凝 料,除水硬性外,水泥还有许多优点:水泥浆石很好的可塑性 ,与砂、石拌和 后仍能使混合物具有必要的和易性,可使浇筑成各种形状及尺小的构件、以满 足设计上的不同要 求;适应性强,还可用于海上、地下、深水或者严寒、干热的 地区。以及耐、核电站、防辐射等特殊要求的工程;硬化后可以获得较高 度,并且改变水泥的组成,可以适当调 节其性能,满足某些工 程的不同需要; 可与纤维或者聚合物等多种无机、有机材料相匹配,制成各种水泥基复合材 料,有效发挥材 料潜力;与普遍钢铁相比,水泥制品不会生锈,也没有木材这 类材料易于的缺点,更不会有塑料年久老化的问题,耐久性好;维修工作 小,等等。因此,水泥不但大量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还广泛应用于交通、城市建设、农林、水利以及海港等工程,它被制成各种形式的混凝土、钢筋混 凝土的构件和构筑物;而水泥管、水泥船等各种水泥制品在代钢、代木方面也 越来越显示出技术经济 上的优越性。同时,也正是由于钢筋混凝土、顶应力钢 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出现成为可能。还值得注意的是,新产业已经 为水泥行业提出扩大水泥品种和应用范围的崭新课题:开发占地球 表面 71%的 海洋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标志,而海洋工程 的建造,如海洋平台、海洋工厂乃至海 洋城市,其主要建筑材料就是水泥。此外,像宇航工业、核工业以及其他新型 业的建设,也需要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最为基本的则是以水泥基为主 的新型复合 材料。因此,水泥工业的发展对国家建设计划的顺利进行、人 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而且,其他领域所发展的新一 代技术,也必然会渗透到水泥工 业当中,传统的水泥工业势必会由于科学技术 的迅猛发展而带来新的工艺变革和品种演变,应用领域必将有新的开拓,从而 使其在国民经济中起到更为重 要的作用。
和记娱h88,和记娱乐官方网登录注册,和记怡情app